游客 欢迎来到广州化玻登录注销免费注册

购物车 没有信息
询价单 没有信息

精确查询

新上架商品

>老板财务 返回上一级
老板财务
2017/9/12 21:46:51

目 录 

第一章 认识自己 

 第一节 老板简介 

 第二节 自我检验 

第二章 制度先行 

 第一节 会计法规 

 第二节 内部控制 

 第三节 财务制度 

第三章 关于财务 

 第一节 会计工作 

 第二节 会计标准 

 第三节 代理记账 

 第四节 两套账簿 

 第五节 老板须知 

第四章 税务常识 

 第一节 常用税种 

 第二节 学所得税 

 第三节 发票管理 

 第四节 税务筹划 

 第五节 税收检查 

第五章 会计知识 

 第一节 会计要目 

 第二节 会计工具 

 第三节 账务处理 

 第四节 学会看账 

 第五节 审查账簿 

 第六节 年末事项 

 第七节 内行语言 

 第八节 管理会计 

 第九节 资金流程 

第六章 财务报表 

 第一节 资产负债 

 第二节 收支费用 

 第三节 现金流量 

 第四节 财务分析 

第七章 财务管理 

 第一节 分辨学科 

 第二节 筹资渠道 

 第三节 加速周转 

 第四节 增收节支 

 第五节 对外投资 

 第六节 企业上市 

 第八章 有问必答 

第一节 开业之初 

第二节 如何纳税 

第三节 代理公司 

第四节 账务事项 

第五节 其他话题 

第一章 认识自己 

老板都不懂财务吗?老板不想学财务吗?——先让你认识一个人。 第一节 老板简介 英老板是一家小企业经理, 今年33岁,10前中文系毕业后给别人打工,现在有了自己的制造公司。 他的太太小栗是他的大学同学,在报社工作,经常在双休日转移到自己家的公司打理一些琐事。 在学校谈恋爱的时候,有同学开玩笑说,将来你俩做买卖,一定盈利! 这话还真说着了,他们结婚后不久,随着女儿的降生,英老板觉得钱不够花了。他给别人打工时就发现做企业不是难事,凭他的聪明才智应该有所作为。 于是,他处处留心企业的方方面面,为自己日后创业积累经验。 一年后他主动辞职,从老父亲那借来十万块钱,又东拼西凑开了家小工厂,当起了小老板。 由于他苦心经营,买卖越做越大,不到三年的时间就由原来的小规模纳税人变成了一般纳税人,连本带利还了外债,还犒劳自己一辆小汽车。 冬天来了,英老板的心也有点凉,因为他越来越感到财务知识的缺乏开始让他的经商水准降低。 昨天晚上,跟商界的朋友在一起吃饭。一位大哥说,这个月的会计报表太难看了! 他第一次听说报表有好看、难看之说,他根本就没见过报表,更不知道它们的长相。 今天一大早,他让王会计给他报了一份会计报表。王会计还真麻利,中午就交差了。 他捧着这份报表,认识汉字,也认识数字,就是不知其意。“存货”是什么?存货?存货,嗨,再念叨一会儿我都成蠢货了。 下午上班的时候,他硬着头皮把王会计叫了进来。 他指着报表上的“存货”,问这是什么? 王会计说,这里包括库存商品、原材料、低值易耗品什么的。 英老板一听,这些不都是厂子里存的货物吗? 他又指着“未分配利润”问,利润不都是我的吗,为什么要分配?分给谁? 王会计解释,这是企业的利润,投资者就你一个人,当然就是你的。到年底你想把利润拿走,就分给你呗。 英老板不解:“这企业不都是我的吗?” 王会计让他问蒙了,她说:“如果投资人多,就要按比例分配了。” 英老板碍于面子,就装作听懂了吧,其他的再没问。 其实,英老板对于财务知识的缺失早有知觉。 厂子刚建立的时候,全靠他自己忙活,半个月后才聘来一名小会计。没过几天税务局的人来查账,以账务混乱为名对税金实行核定征收,气得他干脆把那个会计辞了,找个兼职会计。自从转为一般纳税人才请来现在的专职会计,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因此他对会计不是很了解,对财务知识也不掌握。但他明白,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必须懂财务! 记得有一次,也是刚转为一般纳税人不久,他搞不清什么进项税、销项税的。有一次他出去联系货物,竟然从小规模纳税人那拿回来一张增值税普通发票。回来后,王会计告诉他,这样会多交税的。他恍然大悟,老板不光要懂财务,还要懂税务。 英老板越发觉得学习财务知识的紧迫性,不能再等了。 晚上回到家里,他跟老婆商量:“孩子也大了,你找个会计班学学吧。” 小栗不愿意:“我哪有时间,你自己去学呗。” “我更没时间!” “那你跟王会计学,近水楼台。” 第二天,他把自己的意思跟王会计说了,谁知道王会计一脸的为难,说自己只能操作,不会讲解。 英老板也知道好会计不一定是好老师。算了,不难为她了,自己到网上找找相关内容,看能不能吸取点营养。 他打开常去的财经社区,发现头条——小企业老板应该懂的财务知识。他点进去,帖子的名称是《老板学财务》,翻到里边,发现他需要的知识这里都有,而且还出书了。那还犹豫什么,买本书拿回家看。 他在网上书店订了一本,几天后书就到了。 他翻开书的第一页,开篇就有一道测验题,他饶有兴趣地做了起来: 第二节 自我检验 下面是选题,根据你掌握的情况和了解的程度回答,肯定的成分越多,分数越高,回答“是”,得10分,回答“差不多”,得5分,回答“否”,得0分。 1. 你知道会计的工作范围吗? 2. 随便找个人当会计是对企业不负责任吗? 3. 你会看会计的账本吗? 4. 你能看懂会计报表吗? 5. 你知道财务怎么管理吗? 6. 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越少越好吗? 7. 负债率50%合适吗? 8. 借款买的设备算自己的资产吗? 9. “现金为王”这话对吗? 10.利润率越高越好吗? 分数出来了吧?如果你打60分以上,恭喜一下,说明你对财务知识还是有所了解的;打60分以下,别灰心,看完这本书,保证你打90分,打100分也说不定哦。如果还不及格,那你就把这本书撕了!如果你真撕了,说明你的脾气太爆了!小心身体呦。 这本书有点意思,开篇就把英老板的胃口吊了起来。 他统计了一下分数,只有55分,还差5分才及格,直接哭好了,同时他也庆幸自己醒悟得太及时了。 一、要知己知彼 刚才你已经“知己”了,那是狭义上的“知道你自己”,再来一个广义上的 “知道你的企业”。 不管你的企业年龄多大,都会有历史,哪怕是几个月,前后也有对比,这是竖着看;不管你是属于什么行业,都会有众多的同行在身边,就会有参照物,这是横着看。 竖着看“知己”,横着看 “知彼”。 (一)竖着看——跟自己做比较 你真了解自己的企业吗?你可能不服气,我的企业是我从小带大的,怎么会不了解? 那你现在就试着回答一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合理吗?各个部门都协调吗?财务管理规范吗?员工满意吗?会计合格吗? 这时你可能在拍大腿——我没想过! 等看完这一段你赶紧想。 当老板的都希望企业像孩子一样越长越高、越长越壮,当你发现它生病的的时候,一定心急火燎——怎么了?哪儿出问题了?是内因还是外因? 这时你再回头看看企业走过的路,哪步是对的,哪步是错的,错在哪里,怎么改的,效果如何。把这些都做个总结,像放电影一样回顾一下。当然,只想不行,还要分析,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内部问题搞明白,再把眼光投向外部。 (二)横着看——跟外界比较 企业就像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顺眼。可是你要想知道他哪里出色,就要跟别的孩子比比看。 看什么呢?远看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近看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产品在消费者心里的位置,这些你都要心里有数。 做企业不能像老黄牛一样,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车”怎么会有市场。 比如我们决定生产一种“车”,首先要研究者“车”的市场有多大?跟人家的“车”比我们有什么优势?有哪些缺陷?差异在哪里? 当今市场,只有在差异中找突破口,才能开拓出自己的新天地。 另外还要从财务上分析 “车”的成本,你要知道成本高了,利润就低了,费用多了,利润可能就没了,生产多少都是白忙活。 跟外界比较,可以开阔眼界、扩展思维,对企业的发展大有好处。 横着竖着都比完了,坐标也画出来了,相当于给企业做了全面检查,是否健康呢? 第一节 会计工作 作为老板,你知道会计每天都在干什么吗? 一、会计是干什么的 说起会计,都知道是记账的,如果我问你什么叫会计?你可能就说不清了。 专业点说,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管理工作。会计的职能是反映和监督。 反映就是核算,就是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提供会计信息。 监督就是控制,是指在核算的同时,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在实际工作中,只看见会计在“反映”,而“监督”的职能被弱化了,因为老板没有赋予会计那么大的权利。希望你看了这本书,能把会计的审查功能调动起来,这样企业就多了一名经济警察。 二、财务岗位的设置 就像前面说的,在内部控制里,规定了“企业应当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一般在大中型企业应当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是国企的称呼,据说是从前苏联传过来的。改革开放后,从欧洲又传过来一个新名称“财务总监”。二者都是副职,对总经理负责。 会计的部门称呼也不统一,有的叫财务室,有的叫会计室,还有的统称财会室。 从含义上看:财务是理财的,侧重于管理;会计是记账的,侧重于核算。有的大公司分别设置会计部和财务部,但更多的小企业把它们放在一个部门,统称财务部,或者叫财会部,很少有叫会计部的,因为企业更重视财务,在上市公司有财务总监,没有会计总监。 在企业里,财务岗位通常设三层: 财务总监——高层领导,如果企业想上市,这个职位必不可少。 财务经理——中层干部,主管财务部门的工作。 会计和出纳——基层员工,是具体的工作者。 岗位的设置要看企业的规模,有的小企业只有会计和出纳,大一些的企业有两个以上的会计。 在手工记账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设置总账会计、明细账会计和出纳;在电算化的情况下,要设置一名主管会计,进行审核和记账,设置一名操作人员,录入记账凭证,还要有出纳,有条件的可以配备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 三、设置岗位要注意的问题 在岗位设置上要注意“职务分离”,就是对不相容职务实施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不相容的原则是:管账的不能管钱,管钱的不能管物。也就是说账、款、物要分人管理,划分责任,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 我们都知道会计和出纳不能是一个人,因为有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和债务账的登记工作。记费用账的会计不能管现金、管材料。 有的企业跟谨慎:如果出纳是女的,会计是男的,他们谈恋爱都不行,有串通的嫌疑。所以有人建议出纳和会计最好是同性,这未免小题大做了。 不相容的职务包括: 1.授权批准的职务和该业务的执行者。 比如财务经理批准会计开支票,他自己不能亲自开。 2.执行该业务的经办者和审查该项目的。 比如采购员买回材料,要经过保管员来验收并办理入库。 3.经办者和记录该项业务的。 比如业务员买回来的材料,要由会计根据货单记账。 4.保管财产的和记录财产的。 比如保管员是管材料的,会计是记材料账的。 5.保管财产的和清查审核的。 比如出纳负责现金的保管,库管员负责材料的保管,管理者或者会计这些负责查账的就不能干这些。 6.记总账的和记明细账、日记账的。 严格讲,企业应该有个总账会计,但是现在很多都是一个人做了。 一、好会计的标准 我知道,有些老板把好会计的标准定位在“会做假账”上。 的确,好会计的假账比孬会计的假账更有水平,可是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会计,到底什么样算是好会计呢?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曾提出高层会计人员应具备五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第一,应具备会计政策的职业判断能力。 第二,应具备在本单位组织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能力。 第三,应具备财务管理的能力。 第四,应根据财务部门掌握的财务会计信息,综合分析研究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供管理层参考。 第五,应具备一定的政策水平。 司长站得太高了,眼光自然也高,我们下几个台阶,看看小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 先听我讲个故事:有个老板跟我说,以前他雇过一个会计,我要什么数据他张嘴就来,税务局来查账,每次都不惊动我,也没什么问题。后来他另谋高就了,我又聘来一位。你向她要数,她说没记账呢;税务局查账,找我签罚单,气死我了。 我告诉他,不是每个会计都能把账记明白的,也不是每个会计都明白税收筹划的。就像初中毕业生, 你让他做高中题,那不是难为他吗。 他问我,“高中”的会计啥样?我是这么说的: (一)有实际工作能力 1.看工作经验 选会计,一定要找真正懂会计的人,要看他的工作经历,至少要有三到五年全面会计工作的经验,千万不能在身边随便找个人就当会计。 刚入行的会计看了这句话一定冲我直咬牙,没办法,如果我是老板,我就会那么做,尤其是企业只安排一个会计的时候。当然业务多的企业需要两个会计时,可以找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他们经过锻炼也许会超过原来的会计。 你可能领悟了——那我就找年龄大的,工作经验一定多。 那可不一定啊,年龄大只能证明他的工作时间长。现在会计都实现电算化了,45岁以上的会计很多都不会操作电脑,更别说财务软件了。现在的会计知识、税务知识几乎年年变,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如果老会计不继续学习,他的业务知识就不能与时俱进。 因此,好会计跟经验有关,与年龄关系不大。 2.看职称证书 如果你重视职称的话,就招有中级会计师职称的,因为本科毕业考中级职称,要求有四年的工作经验,研究生毕业还要工作满两年呢。所以有中级职称的人,一般是有工作经验的人。 但据我了解,有一部分怀揣中级证书的人,没有与之匹配的专业水平,这一点你要注意了。还有,被企业一致看好的注册会计师,也不一定有企业会计的工作经验。因为有专科毕业证就可以报考注册会计师,这样考出来的会计师,只能说是考试过关的人。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只想让他记账,那么有初级证书的且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也够用了。中级考试的内容增加了财务管理知识,这就看你需求什么了。 3.看综合水平 企业应该注重会计核算,也不能忽视财务管理,因为是先有好的管理,所以才会有好的核算结果,这是正常的因果关系。 有的会计只会坐着算账,不会站起来管理,老板在财务上决策错了他都不知道。 还有的会计,记账的水平一流,税务处理是三流,这只能算半个会计。 怎么看会计的税务水平呢?就看他对所得税的掌握程度。因为所得税的要求最多,它跟每个企业都有关系,什么允许扣除,什么不许扣除,税务稽查来查账,重点也看这些。咱们不图偷税,也不能在税收上遭罪。 老实说,企业能找到账务、税务、财务都明白的会计不容易,看你的慧眼喽。 另外,不要迷信来自大企业会计的工作经验。 你了解服装厂的工作流程吗?每个人只能做一个部件,做领子的不会做袖子,会做袖子的不会做口袋。大企业的会计也一样,分工很细,一个人只负责一部分账务,要么是往来账,要么是成本账,要么是材料账。如果他是主管会计,那业务就没的说了。不过话说回来,大企业的会计主管,我们小企业怎么养得起啊。 (二)有沟通和协调能力 因为会计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对内对外都要交往——对内是各个部门,对外是相关机构。这就要求会计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协调好与各方的关系,如果再有应变能力就更好了。尤其是对外界的联系中,要与税务机关打交道,要与银行做交易,试想一下,一个不善言谈、不善交流的会计,把关系到企业利益的事情办砸了谁吃亏呀。 在企业内部,财务部门是枢纽,什么业务都绕不开财务,会计有时候就像调度员一样,协调有关部门的工作,这也是团队精神的体现。如果这个会计缺乏沟通能力,使对方产生误会,耽误事不说,如果出现矛盾,影响就大了。 这里说的沟通,不单单指语言的沟通,还包括对相关业务的熟知。比如会计跟业务员说有一笔欠款,你要在今年年底必须要回来,不然就坏账了。业务员可能一头雾水,因为他不知道会计上是如何处理的,所以会计要用对方理解的语言说,三年收不回来就是坏账,坏账就是损失,今年一定要想把它收回来。这样业务员才听得懂,才会配合会计把欠款尽快收回来。因此找一个头脑灵活、办事利索的会计也很重要。 我听说有的企业老板,要求相关部门的员工学习财务知识,很有先见之明,赞一个。 另外,会计会沟通的能力还体现在领会老板的意图,一件事交代一遍他就明白;你想做什么,他都能心领神会,这样的会计让你多舒心啊。 我说这话的意思不是让你找听话的会计,他要有自己的见解,你需要他出主意的时候,他能拿出意见来,这又涉及到经验的问题了。 (三)要有责任心 现在都强调敬业,有责任心也意味着敬业。 比如说,有常年挂账的欠款,会计不去催款,老板也不掌握情况不去督促,这笔钱可能一年两年都在账上挂着。你这边因为没钱,还张罗着到处贷款,贷不着又着急上火,殊不知你养了一个吃闲饭的会计。 会计的责任心反映在工作中是“心里有数”,你一问他三不知,这样的会计你要他干嘛?心里有数也能体现出他的职业素质。 应该说具备了上述三条的会计就是好会计,既有综合素质,又具备专业素质。 有句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个算计就是筹划,好会计都有筹划的本事,筹划得当,能为企业节省不少支出,无形中也增加了企业利润,还不都是你老板的。我说的话在理不? 英老板举得句句都在理,他按好会计的标准衡量王会计,她有中级职称,管理上还说得过去,有时候也给我提一些建议,不过业务能力怎么样,我还不是很清楚,等我变成内行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的时候再去辨别她。 第四章 税务常识 考虑的问题: 1.企业都交什么税? 2.所得税都有什么要求? 3.发票都有什么说法? 4.怎样进行税收筹划? 5.税务稽查是怎么回事? 以前企业是定税的时候,英老板没太重视税务局,因为税管员从来不找麻烦。昨天晚上,他与几位同道中人在一起喝酒,聊起了税务上的事情。有的抱怨稽查人员的铁面无私,有的埋怨会计的做账水平,还有的挖苦税管员的职业操守,没有一个承认自己懂得税务知识的。最悲喜交加的是位老兄,一年前他处心积虑地把税管员伺候得舒舒服服的,欠税也不交,以为过一个纳税年度就没事了。没想到今年那个税管员调到了别的管理科,他被稽查随机抽查到,因为前期欠税,连本带利地补交了税款,最后前任税管员出面说情才免于罚款,他是哑巴吃黄连啊。 通过那顿饭,让英老板又意识到了税务的重要性,知道了不能把节税的问题托付给税管员,懂得了单靠会计的力量可能达不到目的。他不能等闲视之,毕竟财税不分家嘛。 第二天上午,英老板处理完杂事,开始静下心来学习税务常识。 第一节 常用税种 目前,我国的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五大类,有二十一种。 一、常用税种及税率 每个企业都要交税,每个月都要跟国税局和地税局打交道。 (一)国税局征收的税种 1.所得税 所得税这是针对企业的纳税所得征收的,纳税所得一般会比企业的“本年利润”要多出一些,亏损的企业不交所得税。 一般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微利企业是20%,高科技企业是15%。 因为所得税法的规定很多,所以我要单独说一说。详细的内容放在后面单设一节,专门讲解。